近期,海安律師積極響應市司法局號召,圍繞“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突破”的總體目標,在全市扎實開展“企暖花開法治行”專項行動,力爭為企業提供優質的法治服務,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組團式”服務進企業,走訪調查聽聲音。海安市200多名執業律師、公職律師、公司律師與基層司法所、基層法律工作者組建成助企法律服務“幫幫團”,走進全市各區鎮,對中小微企業及個體經營戶法律服務需求調查和法律風險防范指導。對于企業合規組織架構、起草審核經營合同、外部欠款的追討和清理、用工糾紛、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機制建制和職工法律培訓等方面的法律需求進行全面摸排,走訪面覆蓋機械制造、燈具制造、服裝生產和農業經濟合作社等多個領域。今年以來,海安律師走訪中小企業560多家次,為246家企業提供需求評估和預警提示,為1名民營企業家提供民間借貸債務追索法律建議。
“沉浸式”服務進廠區,法治宣講傳聲音。法治宣講采用“線上+線下”雙軌制推進方式。法律顧問律師走進顧問單位南通化工機械有限公司、南通貝斯特工程有限公司、江蘇鐵錨集團等公司,以講座形式向企業中層講深講透代理制度與合同簽訂,加強職工法律意識,增進員工職業素養。“幫幫團”成員走進車間,向職工發放并解讀《職工權益保障法律指南》、《法律援助法》宣傳彩頁,解答工傷保險、法律援助條件、勞務派遣等方面的提問。海燕公益法律服務團錄制法治微課堂,通過生動小案例以案釋法,在公眾號、企業普法微信群等平臺播放,提升公民法治素養。
“跟蹤式”服務進項目,源頭介入發聲音。因政策調整,海安市白甸鎮一處小商混經營未能辦理資質手續面臨叫停,合伙人雙方就退伙解散一事未能達成一致意見。助企法律服務團律師成員及時介入,幫助核算賬目、分割資產,促成雙方簽訂調解協議,小商混有序關停。某農業項目因前期工程建設與多個承包方之間牽扯不清,引發持續性的工程款結算糾紛及農民工討薪糾紛。助企法律服務團律師成員全程跟進、多次協調,或訴或商,推動爭議逐步解決。
市律協聯合各商會、區鎮工辦企業聯系點,梳理對接重點項目,排定服務專班,通過“全流程”跟蹤法律服務,為項目順利推進保駕護航。同時建立健全風險研判信息交流機制和涉企矛盾化解快速反應機制,做好苗頭性、傾向性矛盾糾紛的預防和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