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東縣司法局立足職能,鼓勵、引導律師發揮專業優勢幫困扶助,以提升服務能力、優化服務項目、升級服務模式為抓手,推動公益法律服務提質增效。
一是“黨建+培養”提升服務能力
堅持以黨建帶動所建,加強對律師隊伍的政治引領。精心打造“琴海律韻”公益法律服務項目,成立琴海律師事務所黨支部。深化“書記項目”牽引作用,指導、督促律所黨支部策劃建立“書記項目”,將各律所特殊專長融入“書記項目”建設,由律所黨支部書記牽頭、黨員帶頭,推進公益活動有效開展。健全落實律師業務骨干培養機制,通過名師“傳幫帶”方式進行“一對一”培養,著力從操守養成、專業提升、管理賦能入手,幫助和培養青年律師成長成才。聯合組建志愿者服務隊伍,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全縣共組建律師志愿者服務隊5支,法律服務團15個,組織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80余人。
二是“便民+護企”優化服務項目
在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法院訴訟服務大廳、園區驛站設立公益服務崗,安排優秀黨員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進行輪值,為群眾提供專業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在縣城商圈、超市設置“早市、午市、夜市”公益法律服務點,由公益律師每周三、周五定時、定點、定向為群眾提供免費的法律服務,延伸公益法律服務觸角。豐富活動載體,結合“法治體檢”“微光計劃”“法企對接”等專項法律服務活動,鼓勵、引導律師主動靠前服務企業,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通過調查問卷、上門問診、集體會診等方式,分析企業法律需求和風險點,為企業在法人治理結構、民商事合同、勞動雇傭關系等領域提供全面專業的法律建議。今年以來,免費為企業提供法律風險評估50余次,幫助建立完善勞動關系矛盾預防化解機制5項,參與調處化解勞動爭議案件11件,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7件,涉及勞動者80余人次,為勞動者挽回經濟損失50余萬元。
三是“精準+普惠”升級服務模式
聚焦重點群體,完善維權服務平臺。將法律援助手臂向集宿區、產業園、商務樓宇等區域延伸,推動法律援助等公益法律服務陣地下沉、前移。暢通訴求渠道,開設農民工維權“直通車”。選配5名優秀律師成立專門的農民工維權法律援助團隊,提供取證、協助工傷認定、仲裁申請等服務,提升公益法律服務的溫度和效率。線上線下并舉,創新公益法律服務供給模式。結合農民工學法活動周、“4?8司法日”等公益法律服務活動,提升律師的參與度和社會影響力。與如東廣播電臺聯合開辦“896”司法行政服務熱線,借力“法潤如東”微信公眾號推出“維權小課堂”公益普法專欄,定期發布案例和短視頻,讓公益法律服務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