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正是我們需要的,有實例、有條文,看得懂、用得著,我們一定組織好好學習。”匯鴻安全用品有限公司的許經理翻看著《“產業鏈+法律服務”系列讀本——企業用工100問》。
縣司法局、縣律師協會積極響應南通市“企暖花開法治行”專項活動的要求,組織帶領律師走出寫字樓、辦公室,主動走進鏈上企業,為企業開展法治體檢、開設法制講座、贈送“產業鏈+法律服務”系列讀本,收集法律服務需求和執法監督意見、建議。
聚焦重點,優化資源配置
針對產業鏈優勢企業處于產業鏈的核心地位,勾連整個鏈條,輻射帶動面廣,示范效應強的特點,縣司法局和縣律師協會組織企業法律服務團,主動對接各產業鏈優勢企業,尤其是重通成飛風電設備、匯鴻安全用品、恒輝安全用品等本地產業鏈的骨干企業,對這些龍頭企業跟蹤服務,加強一對一調研溝通,加大法律服務資源的適當傾斜。對有法務工作人員的企業,推薦專業律師,實現服務補位;對未聘用法律顧問的企業,由企業法律服務團定期走訪,提供公益法律服務。
聚焦需求,優化服務供給
問需是走訪產業鏈的重要任務之一,聽取企業的法律服務需求和對司法行政工作的意見、建議,讓法律服務工作更加具有針對性。服務團每到一個企業,問的最多的就是公司是否有法律服務方面的需求,比如勞動用工、知識產權、合規管理等等。截至目前,共收集到服務需求10余條,反映在用工方面的糾紛相對較多,對安全、環保合規指導方面的需求相對比較熱切。除了企業提出的具體案例,律師當場給出了法律意見或者服務指引;根據普遍性的法律服務需求,縣司法局、縣律師協會向企業贈送了“產業鏈+法律服務”系列讀本,并組織律師為企業開展了安全生產、民法典、勞動用工等方面的法制講座,收到了企業的積極回應,企業負責人紛紛表示要多學習相關法律常識,防范經營風險。
聚焦小微,延伸服務觸角
同一條產業鏈,既有優勢企業、培育企業,也有小微企業,產業鏈上的每一個環節都是整條鏈的有機組成部分。除了針對龍頭企業、核心企業,企業法律服務團同樣關注產業鏈上的小微企業。在風電產業鏈中,從事船舶租賃、風機設備維護、保養、檢修業務的公司處于產業鏈末端,企業普遍規模較小,上游骨干企業一旦出現合同價款支付延遲等情況,往往會給這些小微企業帶來滅頂之災。縣司法局依托企業法律顧問,為小微企業配備了“法治副總”,提供法治體檢等公益服務,關注小微企業的經營發展。江蘇祎華律師事務所的王煒娟律師在一次代理了此類企業的合同糾紛之后,就發現的企業管理漏洞,提示公司負責人完善合同履行管理流程,健全各項制度,注重檔案的整理、收集和保管,幫助企業提高了規范化管理水平。
為進一步提升律師職業社會認可度、滿意度和美譽度,如東縣司法局、如東縣律師協會將聯合開設“律動江海?律韻如東”系列活動專欄,展現如東律師隊伍護企惠民的良好形象。